全國水利工作會議1月16日上午在北京召開。會議傳達了國務院領導同志重要批示。水利部黨組書記、部長李國英出席會議并講話。他強調,要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認真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治水重要論述精神,堅持“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堅定不移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會議宣讀了《水利部關于表揚2022年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省份的通報》。水利部規劃計劃司、政策法規司、長江水利委員會、珠江水利委員會,廣東、云南、安徽、河北水利廳作交流發言。水利部副部長田學斌主持會議并作總結講話。部領導王新哲、王道席、劉偉平、朱程清出席會議。
會議指出,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年,也是我國水利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水利工作作出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為水利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對全面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作出系統部署,黨中央、國務院對國家水網建設作出頂層設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頒布。各級水利部門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治水重要論述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水旱災害防御奪取重大勝利,成功抗御珠江流域性較大洪水和北江1915年以來最大洪水、長江流域1961年有完整實測資料以來最嚴重長時間氣象水文干旱和長江口咸潮入侵等歷史罕見水旱災害,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實現重大進展,全年完成水利建設投資歷史性地邁上萬億元臺階,南水北調中線引江補漢、淮河入海水道二期、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等工程開工建設,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實現關鍵節點目標,水利投融資改革實現重大突破,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規模、強度、投資、吸引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等均創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高紀錄。復蘇河湖生態環境取得重大成果,京杭大運河實現百年來首次全線通水,永定河兩度實現865公里河道全線通水,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完成國務院確定的近期治理目標。水利工程運行管護全面加強,水資源節約管理持續強化,河湖生態治理保護深入實施,數字孿生水利建設加快推進,水利體制機制法治不斷健全,水利行業發展能力不斷提升,全面從嚴治黨持續縱深推進,各項水利工作取得顯著進展和成效。這些成績的取得,根本在于有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掌舵領航,根本在于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
會議強調,當前我國已邁上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水利系統要深刻認識肩負的新使命、面臨的新形勢、承擔的新任務。要從實現高質量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等“國之大者”中把準定位,切實把新發展理念落實到水利工作各方面全過程。要充分認識暴雨洪澇干旱等災害的突發性、極端性、反常性越來越明顯,增強風險意識、憂患意識,樹牢底線思維、極限思維,主動防范化解風險,堅決守住水旱災害防御底線。要對表對標習近平總書記治水重要論述和黨中央部署要求,堅定不移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著力提升水旱災害防御能力、水資源優化配置能力、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能力、大江大河大湖生態保護治理能力。